太平洋油氣(陽江)LNG調峰儲氣庫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前公示
太平洋油氣(陽江)LNG調峰儲氣庫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前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批準《太平洋油氣(陽江)LNG調峰儲氣庫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予公示5個工作日(2015年8月4日至2015年8月10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陽江市環保局高新分局反映。
聯系地址:陽江高新區福岡工業福岡大樓三樓,郵編:529535
聯系電話:0662-3826828
傳 真:0662-3826166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
項目名稱 |
建設單位 |
建設地點 |
環評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
太平洋油氣(陽江)LNG調峰儲氣庫建設項目
|
太平洋油氣(陽江)控股有限公司
|
陽江高新區臨港工業園陽江港22號泊位后方規劃海域灘涂 |
太平洋油氣(陽江)控股有限公司
|
項目位于廣東省陽江市高新區臨港工業園陽江港22號泊位后方規劃海域灘涂,項目采用分期建設,近期工程建設規模為200萬噸/年,遠期建成后規模達到350萬噸/年。 本項目建設規模為200萬噸/年,擬配置2個16×104m3的儲罐,預留遠期的擴建用地。儲罐儲存能力暫按安全儲氣5天進行估算。本次評估對象為儲氣庫近期工程,不包含配套碼頭工程。 |
(一)項目的建設應根據《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183-2004),LNG儲灌與居住區之間、相鄰企業之間須符合安全防護距離要求。 (二)施工期現場應采取有效的防塵措施,物料封閉運輸,邊界設置圍墻和主體工程封閉,施工揚塵等廢氣污染物排放應符合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標準限值要求。 (三)項目須辦好用海、填海相關手續后方可開工。施工期主要水污染源是護岸施工和疏浚吹填作業,以及配料、沖洗等產生的施工廢水和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等。本工程擬采用絞吸式挖泥船將配套碼頭港池疏浚物吹填至庫區形成陸域,疏浚作業時產生的懸浮泥沙以及吹填溢流水會對水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每天產生的生活污水,通過建臨時的化糞池處理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經重力流排入化糞池,經收集處理后外運用作農用肥料,施工期產生的泥漿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含油污水經隔油沉淀處理后回用。 (四)施工期選用低噪聲或帶隔聲、消聲機械設備,高噪聲作業區應遠離聲環境敏感點,盡量安排在晝間非正常作息時間內進行,夜間禁止使用一切高噪聲設備,以免擾民,建筑施工期間噪聲達到《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中各施工階段噪聲限值。 (五)營運期項目產生的廢氣主要來自于火炬長明燈燃燒產生的廢氣,通過高空排放,廢氣排放執行廣東省地方標準《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最高允許排放標準限值。 (六)營運期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送至生活污水一體化裝置進行處理,廢水經處理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中的城市綠化用水標準后,排入復用水池作為綠化用水。儲氣庫的地面沖洗、設備清潔和維修等環節廢水送至含油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中的城市綠化用水標準后,排入復用水池作為綠化用水。化學品存儲區或處理區、實驗室廢水產生量較少,廢水如未受污染,可送往含油污水處理裝置,否則要送往有資質的部門進行專門處理。 本期工程設計冷水排放量為10600m3/h,排放口位于庫區西南角,冷水排放主要影響項目排污口附近海域對海洋生物造成一定的損失,為降低冷排水及余氯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建設單位須將控制冷排水溫降不超過5℃,余氯濃度小于0.2mg/L。在嚴格控制溫降及余氯濃度的條件下,冷水排放對海洋生物產生的影響可大大降低。建設單位須根據影響的情況作出適當的經濟補償和生態修復。LNG氣化過程中會釋放大量冷能,應盡快加以充分利用,這樣可以節約大量能源,減少氣化LNG所排出的冷海水對環境的冷海水對環境的冷污染,對社會和企業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同時又可以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七)營運期應選用低噪聲或帶隔聲、消聲機械設備;噪聲排放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3類標準限值。 (八)營運期項目須嚴格按照報告表中要求,建立并落實各項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預案,定期進行模擬演練,加強日常巡查,堅決杜絕事故的發生;制定和完善應急環保措施,公司的安全環保機構應根據相關的環境管理要求,結合公司的具體情況,制定和完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嚴格的生產操作規則、事故應急計劃及相應的應急處理手段和設施,加強管理,責任到人,同時加強安全教育,以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 (九)項目應將環境監理工作納入工程建設管理要求,對施工過程進行全程監管,嚴格按照竣工驗收的內容對工程項目進行環保“三同時”驗收;項目須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建立、健全各項環境監督和管理制度,并加強日常管理和設施維護,加強人員培訓,保證設施的正常運行,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定期委托有資質的環境監測部門對各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源強進行監測。 (十)運營期固廢還包括少量失效的分子篩和活性氧化鋁,以及少量廢油和污泥。其中,失效的分子篩和活性氧化鋁由廠家回收。廢油和污泥由有資質的單位接收處理。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統一收集作填埋處理。
|
2015年8月4日

粵公網安備 44174302000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