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轟鳴聲中,銀亮色的鈦卷在二十輥軋機內高速軋制,隨后經過脫脂清洗、退火、平整拉矯等工序,逐漸蛻變為平整光亮的精密鈦材。很快,這卷高品質的“陽江造”鈦帶卷,將從這里運往省內外,成為制造高端設備的關鍵材料……
10月29日,記者走進位于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的陽江宏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品質冷軋精密鈦材項目生產車間,一派繁忙的生產場景映入眼簾。作為宏旺控股集團布局的首個鈦材新項目,這里正開拓“未來金屬”的廣闊市場,迸發出強勁的“鈦”實力,為當地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鈦和鋼表面看起來相似,有什么區別呢?”站在生產線前,記者提出了疑問。“同樣大小的鈦和鋼,鈦要輕得多,密度只有鋼材的一半左右,但它的性能優異,耐腐蝕性能更好。”對于“鈦”的不一般,陽江宏旺執行董事胡愛國娓娓道來——
鈦具備密度小、強度高、比強度大、耐蝕性能優異等“硬核”優勢,是繼鐵、鋁之后的“第三金屬”,可應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海洋工程、新能源等高端領域。如今,鈦正悄然走進民用市場,飛入尋常百姓家。“從我們身邊的眼鏡架、手機,到廚房用品、醫療植入材料,都有它的身影。”胡愛國說。
依托在不銹鋼冷軋領域積累的扎實基礎與成熟產業鏈,陽江宏旺在去年下半年進軍鈦材領域,引進先進的二十輥軋機、脫脂清洗機、退火爐、拉矯平整機等智能化、自動化設備,于今年正式投入生產。
車間的一端,連續退火爐儀表盤指示燈閃爍跳動,設備緩緩吐出光亮的鈦帶,操作人員正全神貫注地對熱處理后的產品進行“體檢”,記錄生產和質量數據。胡愛國介紹,軋制、清洗后的鈦材,經過這道關鍵工序的“修煉”,其“內功”將得到提升,性能更加優異。
車間的火熱生產,離不開背后的“智囊團”。為攻克鈦材冷軋的工藝難題,陽江宏旺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專業技術團隊,深入生產一線,將前沿理論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團隊持續對軋制工藝、清洗工藝、退火工藝、表面質量控制等關鍵環節進行調試與優化,為產線的快速達產和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經過團隊的精準調試與工藝優化,目前產線已實現穩定量產,可生產厚度覆蓋0.2至2毫米的多種規格寬幅鈦材,滿足鈦復合板、鈦保溫杯壺、鈦深沖材、鈦化工換熱器、寬幅中厚鈦板等多種產品的需求,月產冷軋鈦卷板達800噸以上。
產品品質快速獲得市場認可,生產訂單正從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及陜西等地匯聚而來。除了生產冷軋鈦卷板,公司還提供磨砂、分條、開平等表面處理和精加工的個性化定制,以滿足不同行業客商的多樣化需求。
在服務現有市場的同時,公司持續拓展新市場,并積極探索鈦材技術研發工藝。“目前,研發團隊在深沖技術研究方面已取得很大突破和成果。”胡愛國表示,接下來公司將深化產學研合作,攻關關鍵技術,加速成果轉化,為未來產品升級做好儲備,為陽江打造特色產業增長極添磚加瓦。


